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在八达岭林场的青龙谷,一场生动的大自然奇迹悄然上演。2024年7月3日,林场工作人员在回顾红外相机视频时,意外捕捉到珍稀动物中华斑羚的身影。这一围绕山地油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示范区饮水处,向人们展示了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中华斑羚,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出现无疑为八达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记录增添了重要一笔。八达岭林场管理处自2022年起便着手系统性地沿固定线路布设红外相机,旨在摸清区域的野生动物本底资源。通过这些高科技设备,管理处已经建立了一个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名录进行修订和完善。
截至目前,这个数据库中记录的野生动物种类已达到兽类5目10科15种,其中包括中华斑羚、貉和豹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鸟类方面也不乏亮点,共监测到10目26科60种鸟类,其中包括勺鸡、灰林鸮、雀鹰、红隼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2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鸟类也在其中。
八达岭林场管理处不仅致力于丰厚的生物多样性,还强调森林环境的保护与经营。他们通过多种措施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如生长间伐、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修枝和处理剩余物等。在林密缺水的山区,又专门修建水池,为野生动物提供稳定的水源,这些努力无疑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八达岭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4.95%,并建成了5类79处自然保护地,约占市域面积的20%。这一系列措施强化了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提升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健康度。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已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12种,其中鸟类就有519种,成为G20国家首都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不可否认,山泉的清流为中华斑羚的现身提供了栖息和饮水的环境,而森林管理处的诸多举措则进一步巩固了这种栖居地的适宜性。未来,随着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湿地恢复等工作的持续深入,北京的人与自然关系将愈加紧密,也期待更多珍稀物种在此与我们平分秋色。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斑羚的现身不仅是一种物种的生态意义,更是对社会公众进行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的重要契机。我们不仅要关注生物的数量,更需理解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合力捍卫这样一片美好的自然生态家园,才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
最后,期待未来的八达岭,能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与感动,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家园,生活得健康、幸福。让我们期待,更加美好与和谐的自然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