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
罗开春是南涧县无量山镇新政村栏杆箐党支部书记,也是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护林员,负责栏杆箐片区的资源巡护和野生动物监测工作。
36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林人精神,先后荣获全国“2020桃花源巡护奖”“全国最美家庭”“云南省绿色家庭”等称号。
1989年,他从父亲手中接过护林“接力棒”,开启守护绿水青山护林梦。“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护林员,我从小就喜欢山里的动植物,在父亲因伤病无法继续担任护林员时,我接过父亲手中的重任,成为了一名护林员。”他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山林巡护工作。
无论酷暑严寒,还是风雨交加,每月坚持巡山,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我和助手各巡一个山头,用对讲机联络时,对方所在地点位置讲不清楚,导致记录错误,两人白辛苦一天。”罗开春无奈地表示。
他结合无量山森林覆盖率较大、范围较广的特点,从护林巡山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点成线,串线成面”的护林思路,把保护区林地分为若干部分,和其他护林员形成护林网格,保证了护林工作的常态化和全覆盖化。“罗开春创新的‘以点成线,串线成面’网格护林法,取得事半功倍成效,还被其他地方保护区学习借鉴。”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护区科研所所长袁玉川说。
20世纪90年代初期,“靠山吃山”一度成为当地群众的生存理念,也成为护林员罗开春的“恶梦”。他曾与乱砍滥伐者做过斗争,与偷猎者做过周旋,巡护途中多次经历了被偷砍盗猎者威胁,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他一度不敢独自一人上街赶集。36年来,有人称他“山神”,有人骂他“瘟神”。罗开春说:“有一个亲戚至今都记恨我,亲戚犯错受法律惩罚,认为我不帮忙还提供证据材料。”
他在巡护中,常遇到黑熊、鬣羚等大型野生动物出没,有好几次他也想过放弃,但凭着对家乡生态保护事业的热爱,坚守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俗语称‘熊瞎子’,遇黑熊必须避开它、别惹它,我也为村中老人救自家山羊被黑熊伤残理赔过。”他心有余悸地讲述遇黑熊带“孩子”爬树摘果子吃的详细经过,事后想起,他心里仍然十分后怕,多年后仍记忆犹新。
1964年出生的罗开春,很荣幸生活工作在无量山这样一个“世界动物基因库”,通过艰辛努力,收集整理了大量动物数据,终圆生物多样性保护梦。
“2009年5月发现第一只,2个月后发现第二只;2012年5月两只在一起,2015年10月生‘大宝’,2019年10月生‘二宝’,2024年10月生‘三宝’……” 罗开春回顾发现西黑冠长臂猿“生儿育女”时十分激动,“寻找了十多年,第一次发现西黑冠长臂猿时,我心跳加速,一直追着它跑,眼睛都来不及看地上,生怕把它跟丢了。”
栏杆箐是无量山保护区珍稀动物、植物分布最富集的林区之一,但是始终没有生物多样性资源、野生濒危物种影像数据,于是他就增加了一项监测、收集相关影像资料和数据、定期将记录情况汇总上报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工作。罗开春说:“这份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西黑冠长臂猿从原来的1只发展到现在的16只,猿群在无量山健康成长,我觉得很值得、很欣慰。”
冬日的无量山异常寒冷,天还没亮,罗开春就早早背上自己的“宝贝”——相机、GPS定位器和望远镜,开始进山巡林。他沿着狭窄崎岖的山路,一边展开日常巡视,一边根据野生动物的叫声对它们进行跟踪监测。
“这里有一堆麂子粪,这里它睡过,这里它吃过小嫩叶……”罗开春弯腰钻过枯树后蹲下观察后,边说、边照相、边记录,“这几年,无量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珍稀野生动植物也越来越多。未来,我会继续坚守护林员的岗位,做好野生动物的监测工作。”
罗开春对动物、植物的分布也很熟悉,对相机机位选点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常为来保护区开展科学考察的大专院校和科考机构人员当向导,为无量山野生动植物监测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我心中装着那些小‘精灵’,放心不下它们。”罗开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