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见证奇迹诞生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

0891-6868996
当前位置: 主页 > 九游娱乐动态 > 行业新闻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

发布时间:2025-02-19  |  点击率:

  灰椋鸟、灰喜鹊、大嘴乌鸦、沼泽山雀、灰头绿啄木鸟、大斑啄木鸟、乌鸫、珠颈斑鸠、喜鹊、红喉姬鹟、矛斑蝗莺、红尾伯劳、戴胜、蓝歌鸲、棕腹啄木鸟、黄腰柳莺、北灰鹟、乌鹟、黑卷尾、家燕、蓝歌鸲、红隼、燕隼、北椋鸟、北长尾山雀、银喉长尾山雀。

  如果想认识这些美丽的飞鸟精灵,并非资深鸟友才能“专享”,只要你能早起、跟上自然之友野鸟会的脚步,那么,即便是入门级“小白”也能收获满满。以上就是笔者在北京天坛公园第一次参与观鸟,于葱茏草木间邂逅的近30种小精灵。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1)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2)

  无论平日里是E人还是I人,走进观鸟地带,大家都变得沉静内敛,行走步伐紧而落脚轻。鸟友间偶有交谈,哪怕是惊喜发现,也压低音量,话语简洁,把叽叽喳喳的动静留给蹦跳觅食的麻雀、喜鹊,同时开大自己耳朵里的“小雷达”,静心捕捉、聆听辨别红尾伯劳叫声的粗哑聒噪、乌鸫歌喉的圆润嘹亮……不惊吓、不打扰,这些原则很重要。

  这是自然之友野鸟会自2002年以来,相继在北京13个公园进行的公益性公众观鸟活动,也是许多公众接触到野鸟会、认识各种飞鸟精灵的开端。最早决定组织公众观鸟活动源起上世纪90年代,自然之友的一位老会员到国外访学,看到并参加了当地民间的观鸟活动,心有触动,回国后便积极提议自然之友尝试开展这样的自然教育活动。于是,1996年10月5日在北京西郊鹫峰组织了第一次观鸟活动,自然之友野鸟会(那时叫“观鸟组”)由此诞生。就像一只小麻雀奋力扇动翅膀飞向枝头,力量微小,却搅动了周遭气流,时逢国内民间环保组织蓬勃发展向暖的大气候,自下而上,民间组织、公众个人对江河、土壤、空气、物种等自然资源保护的热切关注,推助政府环境管理政策做出调整和改变,为公众开展自然教育的理念从民间到官方同时生根抽芽。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3)

  北京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每年都有大量候鸟迁徙途经。《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4)》显示,北京鸟类达到519种,超过了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为观鸟创造了优势条件。鸟友追随自然之友野鸟会(以下简称:野鸟会),从2002年10月开展公众观鸟公益活动的第一个公园北京圆明园出发,转年1月份拓展至南城的天坛公园。此后,野鸟会足迹逐渐遍布圆明园、天坛在内的13个城市公园及其周边地带:奥森南园、植物园、柳荫公园、玉渊潭公园、红领巾公园、通明湖公园、望和北园、云岗森林公园、海淀公园、沙河公园和北坞两山公园。

  每到周末,由野鸟会领队开展的观鸟科普和鸟类调查等活动活跃在北京的公园里、山林间,观鸟已然成为一项时尚的都市休闲活动,老少皆宜。在一次次看鸟、数鸟之后,懂得分辨留鸟、候鸟和迁徙鸟了……观鸟队伍中原先的“菜鸟”逐渐向“老鸟”蜕变。鸟友们在常年细致的观测中,构筑起北京常见鸟类的谱系,一聊起北京区域见过哪些鸟儿,如数家珍。有些鸟友脚步走得更远,迈向新疆、云南等更广阔多样的生态环境,去寻觅城市中难得一见或者从未见过的鸟类,观察它们的样貌,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路线,切身体悟鸟、人、自然三者之间紧密的依存和连接。观鸟,会上瘾,在一次次观测中被不断出现的惊喜所吸引。这惊喜,正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野鸟会在2021年开设了系列培训课程,包括领队培训、专业知识、安全教育等,至今野鸟会公园领队已完成初级培训五期、中级研修两期、高级集训营一期,参加领队培训的志愿者背景不同,各有所长,年龄从最小14岁到70多岁高龄,呈现丰富的多样性,形成宽广的辐射力,立体呈现了野鸟会人才培养体系,为野鸟会日常公园鸟类科普、专题调查和野鸟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储备人才,让有意愿在专业上提升的鸟友看到专业成长路径,让社会及公众看到野鸟会虽然都是由志愿者组成,但在专业方面,是有培训体系和专业顾问把关的。

  同时,野鸟会2012年发起的“北京迁徙猛禽监测项目”,至今已持续将近13年。每年春季3月底到6月初、秋季8月底到11月初,每天白天都有调查员进行长达8小时的监测记录,以小时为单位记录出现的猛禽种类和数量。截至2024年有近百位调查员参与且监测报告了36种、18万余只猛禽,这些数据成为猛禽研究和保护的重要参考,持续的长周期数据积累和定期发布监测报告,既让公众了解猛禽的数量变化,也成为部分观鸟爱好者“升级打怪”之路。

  除了夜间活动的鸮(猫头鹰)不在监测范围内,鹰、隼、雕、鹫、鸢、鵟、鹞等日行性猛禽都是监测对象。听听这些猛禽的名字,足够令人兴奋。本项目还发起了猛禽调查员培训,参与培训的鸟友在系统学习猛禽的类型、迁徙时间、相貌和飞行姿态等辨识要点后,被老师带往京郊观测猛禽的圣地百望山开展实地观测,最终笔试过关再实习一年,才正式上岗。上山遭遇恶劣天气,是猛禽监测的一大挑战,大风沙尘天气往往又是短趾雕、乌雕等罕见的大型猛禽出没“猛来了,请注意”的绝好时机,坚持猛禽监测工作的调查员就这样痛并快乐着,从不缺席。

  (左:204监测点,许哲浩/摄;中:282监测点,林毅/摄;右:绝石梁监测现场,猴子/摄)

  “北京迁徙猛禽监测”是野鸟会从观鸟这类相对简单的公园科普活动,带领公众向参与专题项目调查拓展的开始,其后开展的汉石桥湿地保护区鸟类环志项目历经8年积累,合计参与志愿者1072人次,环志鸟类110种、12334只次,本地回收迁徙鸟类16只次。通过给池鹭、普通鵟、斑嘴鸭等佩戴卫星跟踪器,监视其觅食、夜栖、迁徙等生活史状况,还环志到林柳莺、鳞头树莺、矛斑蝗莺、黄脚三趾鹑,观察到白冠攀雀等罕见鸟类。2024年在香港米埔回收一只2023年在汉石桥环志的灰头鹀,成为汉石桥鸟类环志的第一笔异地回收迁徙鸟类记录。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4)

  2023年10月1日,汉石桥湿地,野鸟会志愿者进行鸟类环志工作讲解(图源:自然之友野鸟会)

  野鸟会公众号发布的《公园鸟调回顾》系列文章,时常交由参加本次观鸟活动的初级入门鸟友来写,各个年龄层次都有,他们写得认真生动,有的还是插画高手,图文并茂。一些从野鸟会走出来的资深观鸟人写下的自然笔记,因其呈现的专业态度、宽阔视角、人文情怀而打动人心,广为流传,带动观鸟人群不断壮大。

  2024年,自然之友制作了一本“有声鸟刊”——音频节目《羽你同行》,收录人和鸟之间的有趣故事,分享鸟友的观鸟心得。在观鸟地带之外的公共媒体平台上,越来越多观鸟人的声音被听到、被重视。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5)

  2024年全年,野鸟会在北京市的13个公园进行了349场公园鸟调,如果把每个公园的鸟调次数乘以样线长度然后相加,全年的总鸟调里程1900公里,比北京到上海的高铁距离还要远。每次调查时间从早上7:30开始(冬季为早上8:00开始),以1km/h—2km/h的速度沿固定样线行进,采用双筒和单筒望远镜观察和记录样线两侧看到和听到的鸟种和数量,如遇到鸟多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可停留片刻,水鸟数量记录采用直接计数法,力求全面、准确,尽量避免重复记录。对于不能确定其种类的可大致确定其分类再记录,如某柳莺、某鸫;对于完全不认识的鸟,则尽量描述其形态或叫声,以备以后确定、补充。在开展鸟调的同时,野鸟会还组织开展带领公众观鸟、认鸟及科普教育等相关活动。带动公众了解北京公园的自然资源及园林管理状况,增进人们对公园生物多样性的直观了解。2024年北京市公园鸟调活动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7场,参与鸟调与观鸟的公众为5134人次。

  与此同时,野鸟会多年积累的鸟类监测信息和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议,成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改进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2023年野鸟会与专业科研单位联手,对贯穿北京的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的水鸟状况展开大摸底,为监测城市湿地环境质量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电网设施涉鸟故障的调查,帮助电力部门主动将人工鸟巢搭建在输电线路非防护区,为鸟类提供栖息空间,促进电网安全与鸟类生活和谐兼容。

  高校团队也是野鸟会重视培养与合作的专业力量。北京西北郊一带是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三山五园”,2024年野鸟会支持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团队长期监测这个地区的鸟类以推动生态保护。野鸟会牵头定期组织北林团队志愿者学习鸟类观察、数据记录与环境评估,增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同年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开展了北京40个城市公园的鸟类调查,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公园鸟类的适宜生存环境,探究影响城市公园鸟类多样性的因素,并根据现状提出鸟类栖息地改善建议。

  2024年8月24日,当笔者走进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新书发布会现场,立刻感到掉“鸟友窝”里了。发布会尚未开始,由老中青幼四代构成的观众或坐或站,密匝匝满座了,很多人是自然之友的老朋友、月捐人以及野鸟会鸟友,几乎人手一册厚厚的绿皮小书,那就是观鸟人期待已久的第三代“绿宝书”《北京常见野鸟图鉴》。

  在野鸟会成立后的第四年——1999年,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自然之友野鸟会顾问高武先生组建了一支16人志愿者创作团队,着手梳理多年一线观鸟和调查所得的积累及沉淀,2001年第一代“绿宝书”《常见野鸟图鉴·北京地区》出版,成为北京观鸟“宝典级”工具书。之后,差不多每十年完成一次内容完善和版本迭代,2014年第二代,2024年第三代。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6)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7)

  2024年8月24日,西单图书大厦,第三代绿宝书发布现场,作者团队和嘉宾,何文博/摄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8)

  在2024年6月崖沙燕繁殖育雏的季节,北京永定河特大桥东岸300米处河道护坡施工,挖掘机准备铲除一段河岸沙崖,然而沙崖上有百余个崖沙燕巢穴,里面很多只嗷嗷待哺尚未出巢的幼鸟。野鸟会的热心鸟友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最终在多方商讨和共同努力下,相关单位决定暂停施工,这处崖沙燕巢址保住了,这群崖沙燕得以继续在崖壁上“安居乐业”。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9)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10)

  2022年自然之友与多家环保组织共同发起了“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定期发布防鸟撞通讯。每年鸟类迁徙的春秋季,志愿者在各自选择的建筑周围巡视,记录发现的鸟撞现象,至今已有三个年头,累计发现并记录鸟撞事件500多起。仅2024年,华北及东北区就组织近450个调查志愿者及调查小组,围绕一千余栋建筑,开展近2.5万次调查,记录鸟撞事件145次。涉及红喉歌鸲、红胁绣眼鸟、仙八色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防鸟撞行动在促进公民科学调查、提升公众意识的同时,加强多方协作,推动行业政策倡导,共同探索有效预防鸟撞的方法和策略,目标就是减少鸟撞悲剧,建设鸟类友好城市。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11)

  此外,野鸟会改善公园鸟类栖息地的行动和建议已见成效。每年春季和冬季,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出于安全管理要求,依照惯例将湿地区域芦苇全部清理。野鸟会根据奥森鸟类监测情况,2020年向园方提出了改进清理芦苇作业的建议,并被采纳:园方避开5月至8月鸟类繁殖季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部分区域保留芦苇、部分区域酌情清理芦苇,降低割芦苇对栖息活动在芦苇丛的鸟类的影响,尽可能为奥森的留鸟和过境鸟提供可持续的栖息和觅食场所。受益于野鸟会这一建议,可以在奥森看到诸多不常见的如文须雀,还有“鸟中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等鸟种。

  雁群有了领头雁,飞翔方向明确、有序,野鸟会活跃在各个公园的观鸟小组就像一个个雁群,都有自己的“头雁”领队,各个项目也建立了志愿者工作组,最初只有一两位牵头人,现在俨然成为一个专业化团队。各工作组成员几乎都是由志愿者经过实践积累和系统培训逐步成长而来。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12)

  2025年1月,自然之友野鸟会举办2024年度年会,嘉宾与优秀志愿者代表的合影(图源:自然之友野鸟会)

  刚刚卸任的上一任会长,12年前出于兴趣爱好加入北京迁徙猛禽调查项目组,成为猛禽监测志愿者,在担任野鸟会会长期间,工作内容从内务延至台前。陆莉每年要组织300多场公园鸟类调查和公众观鸟活动,管理野鸟会方方面面的日常工作,数据统计、宣传、财务等后台事务,她也都任劳任怨有条不紊地完成。

  野鸟会新任会长,负责野鸟会宣传工作,以及鸟类北京迁徙猛禽监测等专题鸟类调查工作的组织,如今又从老会长手里接下来野鸟会社群组织等志愿服务工作。张鹏最初从实地拍鸟开启观鸟之旅,一次猛禽迁徙调查项目招募志愿者,促使他把观鸟越做越专业,在“工程师”本职工作上叠加了一个新角色“自然体验师”,他带队的自然之友亲子团自然教育项目,深得孩子们喜爱。

  与野鸟会一同成长起来的资深领队前辈。上世纪90年代汪周跟随母亲一起参加刚成立的自然之友观鸟小组,后来逐渐成为活动领队、小组长、项目负责人。2020年6月生态环境部表彰“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汪周名列其中,她与一直热爱的生态环保工作结缘就始于加入野鸟会。

  野鸟会中有生态学专业背景的青年领队,编写科普书籍和观鸟指南也有参与。起初他是一名“观鸟达人”,现已成为圆明园、京郊外埠观鸟与鸟调领队、鸟撞项目东北及华北区的组织志愿者负责人,是野鸟会团队“90后”的优秀代表。

  野鸟会不仅有中流砥柱的这些中青年骨干,一老一小两个群体的志愿者也在发光发热。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是中国大陆地区公众观鸟活动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也是野鸟会自1996年成立至今的专业顾问,深得业内赞誉和尊敬。数十年来他将大量心血投入到北京的鸟类调查、研究和保护中,被誉为“北京鸟类活地图”,上文写到的“宝典级”工具书《北京野鸟图鉴》,主编正是高武先生。

  年逾七旬,是见证野鸟会成长的元老。2002年即将退休的王世和受朋友之邀参加了一次观鸟活动,由此踏进一个“新世界”,从爱上观鸟到后来担任观鸟领队,积极参加环保科普工作,她为自己退休之后在野鸟会获得的成长与蜕变倍感开心和自豪。

  野鸟会中被看着长大的“00后”领队,最初就是一个跟着爸爸来圆明园观鸟的小学四年级女生,从此观鸟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后来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编导专业,做观鸟领队之余,她还承担了野鸟会的公益课堂讲师和文创产品设计工作,是团队中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

  野鸟会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每次活动即便由新人带队,也都有老领队压阵,每个新人背后是一群人支撑着他们成长起来。正是这些坚韧专注的热心人和“老带新”这样的接力传承机制,汇集成野鸟会20多年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源泉。

  2025年1月19日,野鸟会工作组扩大会议上,完成了野鸟会会长和工委换届。新一届会长和工委的上任,承载了无数鸟友新的期许,期待野鸟会可以为更多的公众提供走进自然、认识和了解自然的平台,让更多公众可以在这个平台认识并守护各种飞鸟精灵,也可以在专业上为更多公园、科研单位以及政府管理部分提供保护鸟类数据及专业意见和建议。

  笔者手边有一本将近20年前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中译本。作者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女士在开篇段落即描述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城镇一个受到化学农药危害的田野景象——“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㭴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试想,离我们日常生活最近的鸟儿,哪天如果看不到它们振翅高飞、听不到它们自由鸣叫了,会不会令人惶恐、窒息,犹如末日来临?

  “九游娱乐会员有什么福利?”

  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双眼或者借助望远镜和长焦镜头,徜徉城市,奔向山野,去偶遇鸟类,在长久地追踪和凝望中,我们得以见到人类以外更为丰富多姿的生命形态。无论它比我们庞大还是弱小,都会触动我们思索如何构建自己与这些生命个体和群落平等、尊重、包容的共处方式,和它们一起走得更远。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13)

  2024年11月22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自然之友野鸟会实习领队许哲浩站在晨光中观察天上飞过的鸟群(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一篇彻底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图14)

  2024年11月24日,天坛公园,自然之友野鸟会初级领队何方方和市民在丹陛桥上观看天空中飞翔的鸟(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从创立到2024年,野鸟会在近30年时间里一共组织了包括北京公园观鸟及鸟调、京郊外埠观鸟、迁徙猛禽监测、汉石桥鸟类环志等在内的公益活动6081场,参与人数达到76570人次。野鸟会持续组织观鸟、识鸟,推动了公众爱鸟、护鸟,进而关注鸟类栖息地,将保护自然环境转化为自觉意识与自发行动。

  所有这一切其实是自然之友志愿者工作平台搭建的体现。目前,自然之友有23个志愿者小组活跃在全国各地,每个小组的行动主题和工作方法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自然之友各地小组的行动,均是在搭建公众参与环境议题行动的平台,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让越来越多公众走进自然、了解和守护自然,并力所能及地行动起来,推动真实改变。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

0891-6868996

电子邮箱:965522636@qq.com

公司地址: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格桑路总部壹号公馆4幢1单元10-2号房

咨询微信

TEL:13988589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