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
今年全球“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主题是“野生动植物保护投融资:投资于人类与地球”。我国的主题是“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以支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旨在为可持续发展调动大量财政资源,增加普惠金融和金融服务的可及性。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保尔森基金会此前联合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投入与资金机制初探》报告显示,2011至2020年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资金投入总计约2.1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例约为0.24%~0.29%。官方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我国已累计投入近900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涉及810个县域约484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50.4%。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陆生脊椎动物约3100种,已定名昆虫13万种;有高等植物3.8万余种,其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4000余种。
国家林草局介绍,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调整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三有”动物名录,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实施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制定国家植物园设立规范,进一步明确创建、设立和建设程序。
同时,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布局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保护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整合设立大熊猫、亚洲象、穿山甲、麋鹿、蓝冠噪鹛、朱鹮等一批旗舰动物保护研究中心,推动以旗舰物种为引领的重要生态系统全面高水平保护。
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由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至近1900只,雪豹恢复至1200多只,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由2017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至70只、80只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由40年前仅存2群、不足10只增长至7群、42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长至7000余只,亚洲象野外种群由150余头增长至300多头,藏羚羊野外种群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六七万只恢复至30多万只。
此外,我国野生攀枝花苏铁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3.4万株增长至38.9万株,成为欧亚大陆自然分布纬度最北、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天然苏铁群落。德保苏铁、杏黄兜兰、报春苣苔、猪血木等206种濒危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华盖木、云南蓝果树等多个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华盖木由6株增长至1.5万多株,被发现时仅存3株的百山祖冷杉已野外回归4000余株,被发现时仅存1株的普陀鹅耳枥已野外回归4000余株,人工苗数万株。
国家林草局表示,将结合编制“十五五”规划,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专题研究,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家植物园体系及旗舰物种保护研究中心体系建设,完善野生动植物及重要栖息地和鸟类迁飞通道保护监测体系,建设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网络、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网络,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和水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